李长寿是真心的好奇,这些难民究竟来源于哪里,大乾也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,按理来说,如此规模的难民根本不可能。
大将军赵龙轩双手环胸,目光扫视过那些面黄肌瘦的灾民们,面色平静道:“不仅只是战争会造就灾民,你该知道大乾这几年来,发生过很多天灾吧。”
李长寿点了点头,这些事情他略有耳闻,就连他之前所在的长乐县所属的太白洲,在一些郡中都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干旱。
李长寿的面色一愣,忽然想通,难道这些灾民来源于此?可…不应该啊,哪怕那些州真的爆发了大灾,朝廷也会赈灾,而且就算是百姓逃难,也不可能逃往如此的边境地带!
并州!接壤的是整个北境妖族,虽然大乾和妖族之间向来很和平,但是出了并州之后就是妖族的地盘,妖族再怎么也不可能会接纳来自于大乾的难民啊…
似乎是知道他在想什么,赵龙轩解答道:“你猜的没错,这些灾民有将近九成都是从其他州流窜过来的,整个大乾遭受天灾最严重的一共有四个州,沧州、平州、扬州、蕲州。分别遭受了干旱洪水,庄稼颗粒无收,几乎都是连续三年如此,百姓们早就没了活路,为了寻求生路,只能一路出逃。”
李长寿不解问道:“当地的官府呢,朝廷总不可能见死不救不去赈灾吧?!”
整整四个州啊!加起来的百姓已经超过了千万,朝廷即便是再怎么糊涂,也不可能放任这么多百姓不管。
“朝廷?”赵龙轩讥讽一笑,“朝廷也得知道才是…”
“你…什么意思?!这还能瞒得住?!”
“谁知道呢,那些文官老爷的手段,可是超乎你的想象。”赵龙轩抱胸道:“之前的那位老首辅,也就是现在的苏老太傅,曾经和高高在上的那位定下过一条国策,每个州收取的粮税可以不用全部上缴朝廷,而是可以留一部分在当地州郡的仓库,作为储蓄粮,为的就是在天灾的时候,当地的官府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救灾…”
赵龙轩摸着下巴:“原本这的确是一条利国利民的国策,在这条国策颁布之后,大乾几乎将近十年没有遇到过大型的天灾,按照道理来说,各大州郡所储存的储蓄粮已经到达了一个夸张的地步,哪怕真的发生天灾,对于各大州郡来说都有能力自救,根本不需要朝廷的赈灾粮饷…然而就是这个前提下,反而造出了如此的惨状。”
李长寿心中是越来越好奇,如此的国策,为何反而会造成出如此多的灾民?!
他的脑海中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,似乎在这条利国利民国策之下,还能流传出这么多灾民的原因只有一个…
李长寿看到了一男一女两个孩童,虽然已经是如此境地,但孩子的脸上一直带着天真的笑容,赵龙轩将手伸入怀中的衣服中掏了掏,掏出了一把红枣,给了两个孩子一人一点,孩子的脸上流出天真而腼腆的笑容,小声的说着谢谢。
赵龙轩往自己的嘴中丢了一颗红枣咀嚼着,道:“这条国策的确是利国利民,但是有一个很深的前提,那就是庙堂不乱,高高在上的那位,一直能坐稳庙堂,让这些文官心中生不出其他的心思。”
“前些年的时候一直是如此,那位励精图治,一手掌握整个朝堂,即便那些老爷们生出了其他的心思,但也不敢明目张胆…”
“直到几年前,他有了那种心思,从此庙堂之中,三党开始争权,越来越多的官员胆子大了起来,开始将手伸向不该伸的地方,他们试探着那位的底线,发现那位完全不管,于是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。”
“就连在眼皮子底下朝廷中的官员都是如此,更别提那些封疆大吏了,各大州牧府的老爷们,逐渐的开始享乐敛财,官斗不止…而每个州,最肥的地方无疑就是那些储蓄粮,经过长达十年的沉淀,那粮仓里面的粮食已经到达了一个恐怖的地步,白花花的银子…”
“在那位励精图治的时候,他们不敢伸手去触摸,可是在那位放任之后,有胆子大的,首先伸手尝了一口甜头,发现没人管他,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随之效仿,他们像是带着无底洞的蛀虫,一点一点的吃着百姓的血肉…”
赵龙轩眯起眼睛。
“如果一直是安稳之年,倒也没事,但…大灾来了,连续几年颗粒无收,百姓们要饿死了,官府就要赈灾,一开始各州的官府还能拿出粮食来喂养灾民,但是那赈灾的粥却一天比一天稀,直到最后只剩下白水…而官府的储蓄粮已经空了,被蛀虫吃剩了,哪有百姓们吃的?”
“朝廷不管?!”李长寿问出了一个很愚蠢的问题,在他问出之后,自己都觉得是蠢。
“你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了吧,灾民们连起立的力气都没有了,哪里还能再去找朝廷?他们有门路去找吗?至于各大州郡的官府,他们敢告诉朝廷真正的真相吗?存了多年的储蓄粮,被我们挥霍一空,现在没有粮食赈灾了,朝廷给我们拨款发赈灾粮吧。”
“他们敢说吗?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,愿意拿自己顶上的这个头颅去换一帮灾民的命吗?不愿意。肯定不愿意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我有一册长生录请大家收藏:(www.luding333.com)我有一册长生录鹿鼎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