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路丁前言 ] 成语典故:噤若寒蝉
【全文】
刘胜(1)位为医生,见(2)礼上宾,而知善不荐(3),闻恶(4)默然,内情惜己(5),自同寒蝉,此千古罪人也。(《后汉书·杜密传》)
【注释】
(1) 刘胜:刘季陵,汉朝人。
(2) 见:被。
(3) 知善不荐:了解有贤良之才,却不肯举荐出去。
(4) 闻恶:听见不太好的事。
(5) 内情惜己:瞒报真实情况,以保留己身。
【小故事论述】
汉朝的杜密,做官清正、刚正不阿敢言、稽查纪律严明。对不法分子必收捕判罪,因而遭受那时候的老百姓全力的青睐。
之后,杜密去官返乡后,对政务仍然十分关心,经常向郡守、县太爷举荐贤人,举发奸恶。那时候有一位全名是刘胜的,也弃官定居在故乡,可是他却独善其身,不谈政务。
有一天,那时候的刺史向杜密说:“我很赏析刘胜,他为人高,弃官后绝不受俗事羁绊,大家都很夸赞呢!”
杜密听得懂了刺史的弦外之音,说:“像刘胜那样影响力高的人,遭受上宾的优待,应该是最关注老百姓的人。
但是如今他却了解有贤良的人都不举荐出去为老百姓服务项目;看到不太好的事,也憋住不用说。
他掩藏真实情况,以保留自身的消沉做法,不就像冬天里的蝉,被冷得连一点响声都发不出来吗?说比较严重点,他還是一名有愧老百姓的人呢!”
刺史听了这一番话,觉得又钦佩又愧疚,因而就对杜密更为尊敬了。
之后“噤若寒蝉”这句成语就被后代用于描述怕麻烦害怕出声,或遭受威协,吓得不敢说话。
【探讨】
(1)杜密和刘胜一样去官返乡,但对村里中间的事持哪种不一样的心态?
(2)刺史在杜密眼前夸赞刘胜的弦外之音是什么呢?
(3)你要与同学共享一下,针对“内情惜己”的做事心态有哪些观点?要怎样防止造成这类自私自利的心态呢?
【造句子训练】
例:祖父平常讲话很有分量,要是他一说明观点,大伙儿即使有建议,也都噤若寒蝉,害怕说话了。
【类似四字成语】
杜口结舌、缄口结舌
【课后练习時间】
了解了“噤若寒蝉”这一四字成语,你要想一想它的反过来成语是什么?
【参照解释】
侃侃而谈 :尽情而无拘无束的讨论。
如有转载,请注明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luding333.com/119668.html
AD:【内容仅限学习交流使用,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