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路丁前言 ] 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这句话诗,大家都很了解,由于他源于毛泽东的名作《七律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》。
《七律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》
钟山风雨起苍黄,百万雄师过大河。
虎踞龙盘今胜昔,天翻地覆慨而慷。
宜将剩勇追穷寇,不能沽名学霸王。
天若有情天亦老,人间正道是苍桑。
但是,这句话诗并并不是毛泽东的原創,只是他老人使用回来的。因此很多人只了解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的下一句是“人间正道是苍桑”,却不清楚它的上一句是啥。
毛泽东说过,诗最喜欢“三李”,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便是源于“三李”之一李贺的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。
金铜神仙辞汉歌
茂陵刘郎秋风客,夜闻马嘶晓无迹。
画栏桂树悬秋香,三十六宫土花碧。
魏官牵车指万里,东关酸风射双眸。
空将汉月出颐和园北宫门,忆君清泪如铅水。
衰兰送行西安道,天若有情天亦老。
携盘独出月荒芜,渭城已远波声小。
李贺的这首诗,原诗构想独特、变幻多姿、句子奇峭,充满了现实主义颜色,是李贺的经典作品之一,非常是诗里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一句,被司马光夸赞奇绝对没有对。
这句话诗自李贺后,常常被后代引入,宋朝大作家欧阳修、元朝大作家元好问等诗人都曾侵吞过这句话诗。但如同司马光常说,这名诗奇绝对没有对,虽被那麼多的人引入,但并沒有出現与之般配的經典诗文,仅有宋初石曼卿因其为上联,对出“月如无恨月扁圆”的这个下联,比较著名。
直至上千年之后,毛泽东将这句话诗侵吞到他的诗中,并对出了“人间正道是苍桑”的经典诗句,促使这句话诗变成众所周知的名诗句。
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这句话诗,往往被那麼多的人喜爱、引入,是由于它传递出了一种自然规律的绝情,有一种天地不仁的怜悯情结,毛泽东的“人间正道是苍桑”与之最佳搭档。
如有转载,请注明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luding333.com/105445.html
AD:【内容仅限学习交流使用,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】